• 1
  • 2
  • 3
  • 4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党群工作 >> 宣传工作 >> 阅读文章

逐梦前行 为者常成——记一队地质测绘研究院院长杨洋

发布:刘蒙蒙/2024-06-12 15:34:02 来源:一队 审核:周元宝/2024-06-20 10:05:38  浏览量:
  14年时间,编制报告50余个,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横向课题项目2个、中央专项资金项目2个,负责省级公益性地质工作项目6个……这就是现任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地质测绘研究院院长、水文地质高级工程师的杨洋,他目前还是安徽省自然资源厅专家库成员、淮南市国土空间规划专家库成员,2024年又入选自然资源部地质找矿后备青年科技人才清单。
  从一名青涩学子到基层技术员、再到技精业勤的地质测绘研究院院长,杨洋一步一个脚印,在新时代地勘之路上以梦为马,逐梦前行。
  学中干 干中学  梦前行
  从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看着同事编制的一本本厚厚的地质工作报告,杨洋心生敬佩,同时也暗暗为自己树立了一个追梦的目标:“学好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努力成为一名行家里手”。有了目标,就有了前行的方向。为了能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地质兵,杨洋在“学”上较起了真。白天,他向前辈、同事学习,多问、多想、多练;晚上,将学过的理论与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相对照,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工夫不负苦心人,半年的时间,他的工作水平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杨洋经常参加技术交流会,多次应邀赴安徽理工大学,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广泛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是杨洋工作的“法宝”。正是有了这个“法宝”,近三年来,他先后在《江西煤炭科技》《Open Journal of Geology》等期刊发表专业论文六篇。在全局举办的六届地学论坛上共发表论文5篇,编写的《刘庄煤矿1煤砂岩赋存规律研究》荣获局地学论坛二等奖。2023年,他编写的《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地面区域灰岩水害目的层选择研究-以淮南矿区为例》论文,荣获安徽省煤炭学会一等奖。参与编制或审查报告20余个,参与省公益性地勘基金安徽淮南市谢家集-上窑勘查区煤层气预探、安徽省凤台县八里塘南勘查区煤炭普查以及新谢潘谢区块煤层气资源赋存等重点研究项目工作。他参与的《定向水平井及多分支孔钻井工艺研究》获全国煤炭地质行业“十三五”优秀地质成果奖,并在两淮多个矿井得到了应用和实施,创造产值近亿元。
 

  敢为勇担当  “首次”
  参加工作以来,杨洋始终保持奋勇争先的干劲、永不服输的韧劲,以市场为导向,敢为人先、勇于开拓,在全省煤田地质局系统内,首次承接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项目,首次承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业务培训,首次作为技术支撑单位承担淮南市卫片执法图斑的审核工作,首次承接洪水影响评价类报告、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等水利方面业务。近年来,还先后拓展了固体矿产勘查、资源储量核实、压覆调查评估、地质灾害评估、工程勘察和执法卫片核查、防洪评价等项目,做到了业务项目多点开花。他精益求精,在合同、项目审核和把关方面,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事必躬亲。他主编的《新集一矿矿井地质报告修编》《安徽省煤炭图集(2015)》获得局“十二五”优秀地质报告奖,负责编写的《潘集煤矿外围煤炭详查报告》,获得了十九届煤炭工业协会勘查报告特等奖,项目获得中国地质学会2019年十大找矿成果奖。
  2021年,一队承接了中央专项资金淮南市田家庵区和谢家集区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项目,这是安徽煤田局首次承接此类项目,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经验可借鉴。作为这两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杨洋边干边摸索。为保证项目质量,他带领团队开展野外调查80余次,调查范围达300余平方公里。常常是晨曦朝露去、披星戴月归。处理内业时,以身作则,“白加黑”、“5+2”是他工作常态,在他模范行动的感召下,部门工作人员也常常加班加点。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两个项目野外成果验收均获评优秀。
  传帮带 为者成  团结
  近年来,一队地质测绘研究院新进大学生员工数十名,是一支较为年轻的队伍。“如何帮助新进员工快速成长”,是杨洋常思常想的一件事。他深知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资源,只有不断培养新生力量,把技术、经验传给更多的年轻人,煤田地质事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依托淮南市特殊钻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他将人员进行分组,组建了地质技术和施工工艺两支研究队伍,加大定向钻分支成孔、注浆堵水、固井下管等钻探施工工艺研究工作。同时,他注重职工综合素质提升和团队业务能力建设,有意识给年轻员工多压担子、多派任务,最大限度地为年轻员工施展才华、成长成才搭建舞台、创造条件。
 

 
  2023年,一队地质测绘研究院新签项目60个,完成产值目标113%,并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生态地质、旅游地质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果。全年完成了淮南水热型地热资源承载力评价和梯级开发应用探究、基于BOTDR技术的两淮矿区保护煤柱关键层光纤监测技术研究、巨厚松散层下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勘查及开发中地面定向多分支水平井钻进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两淮矿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识别及其技术研究等四个科技项目的申报工作。2022年毕业的大学生赖鑫、刘屹卓,在矿井地质条件分析、报告和图纸编制方面已经能熟练操作;2023年毕业的大学生刘阳,经过野外锻炼和实践,熟悉掌握了钻探施工流程,同时能够独立完成野外地质岩心编录等工作。  
  在杨洋的言传身教下,一队地质测绘研究院员工干事创业精气神十足,新进的大学生员工快速成长,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不断增强,出色完成了所承接的每项工作任务,为单位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地质测绘研究院的力量。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参加工作以来,杨洋多次荣获队、局两级“先进生产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还分别荣获“安徽省煤田地质局技术能手”、“安徽省省直机关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能源化学地质产业工匠”和“安徽省技术能手”称号。杨洋表示,这一项项荣誉既是对他的肯定和褒奖、又是对他的鞭策和激励,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要始终坚守地质报国初心,勇担地质找矿突破使命,为推动煤田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刘蒙蒙/供稿